Wind數據顯示,以基金成立日作為統計標準,截至10月11日,年內新發ETF產品規模已經超過1200億元。目前全市場已上市ETF共有732只,資產凈值達到1.53萬億元,數量和規模均創近十年來新高。與此同時,ETF市場創新產品頻繁落地,包括首批碳中和ETF、首批政金債ETF等。
今年以來,ETF市場持續擴容。據Wind統計,以基金成立日作為統計標準,年內新發行的ETF已經達到111只,發行份額為1235.25億份,發行份額超過2020年全年水平,且逐步接近去年全年的1914.12億份。
從類型來看,股票型ETF今年共發行91只,發行份額為941.85億份,發行份額占比達76.25%。不過,與往年相比,今年債券型ETF異軍突起,股票型ETF發行份額占比有所下降。歷史數據顯示,2019年至2021年,債券型ETF的發行份額均不超過10%,而今年以來,債券型ETF全年發行份額占比已經達到19.68%。究其原因,一批創新債券型ETF的登陸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今年7月,首批來自華安、博時、富國、平安、廣發、建信、招商和國泰旗下的八只政金債ETF產品獲批,一經發行便受到市場熱捧。具體來看,華安中債1-5年國開行債券ETF、富國中債7-10年政策性金融債ETF、博時中債0-3年國開行債券ETF發行份額均超過70億份,位居年內ETF發行份額榜前列。
國內ETF市場近十年發展迅速。Wind數據顯示,目前全市場已上市ETF總數量為732只,資產凈值達到1.53萬億元。從結構來看,目前股票型ETF占據市場主導,總數量為598只,資產凈值合計為1.01萬億元,數量占比達到八成以上,資產凈值占比則超過六成。
值得注意的是,與2012年底的42只產品、1600.91億元資產凈值相比,目前全市場ETF數量已是十年前的17倍,全市場資產凈值擴容接近10倍。業內人士分析稱,ETF產品透明度高、便捷性強、費率更低,對于國內個人投資者天然具有吸引力,對于機構投資者的配置作用也在凸顯。投資需求和供給兩相促進,推動了ETF市場的高速發展。
規模增長的同時,ETF產品創新不斷。近期,華泰柏瑞中證韓交所中韓半導體ETF正式獲批,是國內首只投資韓國股票市場的ETF。此前,還有跟蹤上證科創板芯片、上證科創板新材料和中證機床三大指數的六只硬科技ETF、首批碳中和主題ETF、首批中藥主題ETF等落地發行。在機構看來,不斷創新的ETF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資產配置工具,也大幅提升了市場活躍度。
業內人士認為,目前我國股票ETF在整個公募行業的規模占比并不高,未來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。中信建投表示,截至2021年末,我國權益型ETF約占全A總市值的1.2%,ETF市場發展潛力巨大。其次,A股市場個人投資者占比較高,當前市場結構性機會較多,行業型和主題型ETF發展或更為迅速。
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